(资料图片)
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王伊龙教授团队与北部战区总医院陈会生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JAMA》上发表题为“Effect of Argatroban Plus Intravenous Alteplase vs Intravenous Alteplase Alone on Neurolog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 ARAI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比较了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对比单用阿替普酶在恢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天神经功能方面的作用,为溶栓后早期启动抗栓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供了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北部战区总医院陈会生教授为第一作者,陈会生教授与王伊龙教授(末位通讯)为共同通讯作者。
卒中是全球人口致死致残的重要疾病,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80%。静脉溶栓是目前指南推荐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只有30%的患者通过静脉溶栓实现完全再通,且初次溶栓后仍有14~34%的患者发生再闭塞,亟需简单有效的手段以改善血管再通效果及患者预后。原位血栓延长和局部高凝状态是溶栓后再闭塞的主要原因,而凝血酶是血栓形成过程的关键因子。作为一种选择性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与传统抗凝剂相比,具有直接、深入和安全的药理作用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然而,鉴于对出血风险的考量,溶栓后24小时内抗栓药物的使用一直是临床指南严格控制的“禁区”。而基础研究及早期临床研究证明,阿加曲班可提高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率,并且未增加额外的出血风险,但尚缺乏高级别循证依据的支持。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团队与北部战区总医院陈会生教授团队于2018年底合作牵头发起了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ARAIS研究,NCT03740958)。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盲法终点评估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用以评价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发病4.5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纳入统计分析的760例患者中,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组与单用阿替普酶组分别有210例(63.8%)与238例(64.9%)的患者达到主要疗效终点(90天mRS 0-1分),两组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校正风险比0.98;95%CI,0.88-1.10;P="0.78)。在安全性结局上,两组90天内症状性颅内出血、PH2型脑出血与严重系统性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ARAIS研究表明,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在保证治疗安全性的同时能够兼顾有效性,提示溶栓后早期启动抗栓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效填补了该领域大规模、高质量临床研究空白,为未来临床工作的开展及相关指南的制定提供了来自中国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是对传统观念的大胆革新,有望启发、带动更多研究,通过寻找更加合适的目标人群,发掘更为强化有效的药物,进一步实现疗效突破。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25007、8207147)、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BJJWZYJH01201910025030)、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308200)等项目资助。
王伊龙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神经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首都医科大学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学系副主任。兼任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执行理事长等多项学术任职。担任《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主编助理、《BMC-Neurology》副主编、《中国卒中杂志》编委。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MA》《BMJ》《Lancet N》《Circulation》等临床研究的顶级杂志发表SCI论文170余篇。主持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课题,是首批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第七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及首批青年北京学者获得者,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一项等。